美联储加息简单的说,加息是一种紧缩型货币政策,美联储通过加息来应对当前的经济。一般加息可以提高银行利息,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,美元会升值。另外,一加息提高的美元汇率对经济会有影响,比如,美元升值以后,黄金价格会下跌,大家更愿意持有美元;其他国家的货币会贬值等。 历次加息
加息周期过去四十年,美联储共有6次加息周期,包括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沃尔克对抗通胀。这些加息周期的类型丰富,既有供给端压力导致的高通胀,地产、股票带来的泡沫压力,也有非常规政策实施后的正常化过程。 1.1983.3-1984.9:石油供给冲击叠加政策目标模糊,美国进入滞胀的恶性循环。沃尔克上任联储主席后,将控制通胀作为核心目标,推行强硬紧缩政策,80年代初严控货币增量,随后转向加息。 2.1987.1-1989.7:通胀控制逐步成为联储政策目标,泰勒规则逐步引入,明确了高通胀与加息的正向关系。这一时期美元贬值,通胀上行,联储通过加息进行应对。 3.1994.2-1995.2:衰退后快速反弹,经济和股市出现过热苗头。随后联储加息节奏超市场预期,债券市场大幅动荡。这一时期,美联储开始增加通胀预期的引导。 4.1999.6-2000.5: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下,联储降息应对。1999年6月,美联储决定撤回其货币政策宽松政策并开始加息,随之而来的是科网泡沫破裂。 5.2004.6-2006.6:2001年,随着股市暴跌引发衰退,美联储大幅降息。此后经济复苏和房价上涨引发资产泡沫担忧,联储再次开启加息进程。 6.2015.12-2018.12:长期零利率和QE政策后,美联储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。前期加息节奏谨慎,后期明显加快甚至激进。鹰派程度大超市场预期。 当前(2022),美国通胀压力持续攀升。美国劳工部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2月,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.8%,同比上涨7.9%,创下近40年来最高纪录。《今日美国》报指出,美联储正把目标“对准这场疫情的顽固经济遗产:通胀飙升”。《华尔街日报》评论说,推升通胀的因素不断增多,美联储应对难度加大。油价攀升、供应链持续受阻等因素,让美联储“面临一场艰难的抗通胀之战”。 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·萨默斯批评说,美联储在过去一年里对通胀的反应过于轻慢,“将不得不转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进”,以“避免滞胀(高通胀和增长停滞)以及现在美国公众对国家信心的丧失”。美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·斯旺克认为,当前形势下,美国通胀有可能从一个阶段性问题演变成一个长期性问题,美联储在政策选择上必须小心翼翼地走钢丝。“在这个过程中,最危险的就是通胀一旦扎下根来,你就很难摆脱它。” |